【數位時代】麥味登母公司營收破60億!企業該如何計畫AI改革?近40歲超秦集團揭「關鍵第1步」
發布日期:2024年7月26日
「40年的公司,不太可能一夕之間有大轉變。就像是要讓大象跳舞很困難,但大象能不能跳舞?可以。但前提是,你要知道讓大象跳什麼、要怎麼訓練大象。」
超秦集團董事長卓靖倫,在今年「AI TAIWAN 未來商務展」上,提出了中小企業最痛的挑戰:「知道要轉型,卻不知道從何開始。」
超秦集團旗下共有2大分支,一是專注在肉品供應的超秦企業、二是擁有麥味登、炸雞大獅等品牌的揚秦國際。總計海內外的餐飲門市數量近千,集團總營收突破新台幣60億元大關。
超秦集團創立於1985年,至今已接近40歲,在成長的過程中遭遇了大大小小的數位化風潮,「當大家在講大數據、私有雲、5G等關鍵字的時候,老闆跟MIS(資訊管理部門或負責人)會慌啦。」卓靖倫不避諱提出超秦自己遇到的問題,「你們並不孤單。」
轉型的第一步:先抓出方向
卓靖倫認為,轉型的第一步一定要先抓出方向。舉例來說,超秦企業的目標是成為「肉品界最專業的供應商」;揚秦國際的目標則是成為「最受歡迎的國民經濟美食品牌」。
抓出方向的意義在於,決定施力的角度。像是超秦企業的目標中,就可以細分出「肉品」與「供應商」,以這2大方向進行轉型或導入數位化工具。
「接著要去確認:要解決什麼問題?」卓靖倫說,「問題通常會帶來業績停滯,就要去想未來發展是什麼,把資訊作為助力。」上圖是超秦企業的發展圖,紅色星號被視為是「拐點」,是打下數位化的基礎建設。
卓靖倫也向公司經營者喊話:「MIS不是出問題的時候才重要,而是在未來發展中就有舉足輕重的地位。」
但是,該怎麼開始?
在設定目標、繪製未來後,企業或公司該怎麼動起來?
卓靖倫給了非常務實的建議:「政府其實有很多資源可以利用,去找到你的直屬機關,可能是農業部或工業局,他們都有相關的資源協助。」
像是超秦企業在初步轉型的時候,就結合農業部的力量(智慧家禽共用系統整合計畫),讓公司可以有更多的槓桿的資源,「當你遇到問題,不要慌。直屬機關總是有資源,從公協會、組織去提出申請吧。」
另外,部分中小企業的MIS部門編制很小,甚至只有1~2個人,卓靖倫認為也不要因此停下轉型的腳步,「沒有資源的時候,就從單點開始做。每一家企業的發展程度不一樣,數位轉型還是要量力而為。」像是先找成熟的軟體供應商,從小部分開始試行也是一種方式。
超秦集團已經走過上述的歷程,有穩健的基礎建設朝下一步——AI來邁進。
如上圖,因為揚秦國際已經有數據中台、可以導入POS資料、總部有銷貨預測,在這些基礎上就有AI發展的可能性。
舉例來說,在尖峰時刻前「預排班」,或是根據外送平台與App預訂進行「預製餐點」,前者可以提供相較完整的排班制度,讓員工的服務質量提升;後者可以有效減少消費者等待的時間,以提升服務的滿意度。
「擁抱科技,才能跟上時代。」卓靖倫說,「遇到的痛點,也都會是業績(成長)的拐點,跟老闆說:生意要好,就要投入(數位化)投資。」
文章來源:數位時代